攝影家阮義忠70回顧展《從心所欲》承載臺灣人文記憶

臺灣人文攝影家阮義忠《從心所欲》七十回顧展,即起至8月2日擇定百年古蹟「紀州庵文學森林」開展,阮義忠上山下海捕捉各族群庶民生活,發表過10個主題,作品承載臺灣近半世紀以來,人與人、人與土地、人與社會的珍貴記憶,這次發表《臺灣民間影像史冊》,從中精選40幅作品展出,不僅代表臺灣的記憶,也是庶民影像謳歌,也是對一個時代的深情凝視,當作送給未來世代的禮物。

阮義忠1950年出生,今年屆滿70歲,他是攝影師、作家,也是出版人,擁有多重身份,發表攝影集與著作無數,他曾受邀加入歐洲攝影歷史學會,也曾入選「全球當代攝影家年鑑」,攝影作品受到各界肯定。

阮義忠從1974年開始拍照,近半個世紀以來上山下海,走過臺灣大部分鄉鎮,捕捉閩南人、客家人、原住民以及跨海來臺外省人的日常生活,累積大量攝影檔案,40多年來發表過10個攝影主題,這次爬梳整理,以最好條件印製、函裝成發表1套10冊的《臺灣民間影像史冊:阮義忠經典攝影集》,每一幅影像都重新放大到極限,且從中精選40幅作品推出回顧展。

《臺灣民間影像史冊》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獨家販售,10個主題分別為,一個停留在屯墾年代的客家聚落《北埔》、從地表消失的家園《八尺門》、我們忘記的《人與土地》、都市轉型中的陣痛《臺北謠言》、一個泰雅族部落的九年觀察《四季》、人人都該找回的《失落的優雅》、無以名狀的思念《正方形的鄉愁》、理想仍在,天地就在《有名人物無名氏》、每張照片都是一步腳印《回家的路上》、證嚴法師的慈悲與智慧《恆持剎那》。

阮義忠從臺灣農業時代開始拍攝作品,《臺灣民間影像史冊》每張照片絕非只是美的捕捉,而是在光影構圖間,述說寶島知足勤奮、刻苦耐勞模樣的黃金年代,彰顯人與人互信、互愛、互助,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臺灣價值,沒有過度開發狀況。。

阮義忠表示,這套書是送給未來世代的禮物,讓後代了解上一代人的生活模樣,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時空膠囊一樣,紀錄活生生的當下,《臺灣民間影像史冊》影像品質直逼原作的還原度,每一張照片達到原作水平,每一張就等於銀鹽相紙的品質。

攝影家阮義忠《從心所欲》七十回顧展,乘載著半個世紀以來臺灣土地與人文記憶。(紀州庵文學森林提供)

阮義忠作品捕捉各族群庶民生活,也是對一個時代的深情凝視。(紀州庵文學森林提供)

攝影家阮義忠爬梳整理發表《臺灣民間影像史冊》,從中精選40幅作品推出回顧展。(紀州庵文學森林提供)

《從心所欲》阮義忠七十回顧展,述說寶島知足勤奮模樣,彰顯人與人互信與互愛。(紀州庵文學森林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