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們把很多權力還給粉絲」 網絡文學平台Wattpad創始人

司成立初期,艾倫·劉(Allen Lau音譯)有自己喜愛的夜間娛樂。他會泡在和聯合創始人伊萬·袁(Ivan Yuen 音譯)一起開發的網絡文學平台上發掘新作家。

艾倫會定期發現10位,也許是20位從未見過的在Wattpad上分享原創作品的作家。今年51歲的艾倫說,有一晚:「我一直點鼠標,一直沒停。我不斷交到新朋友。」

不僅有新作家湧向平台,而且粉絲們也在與自己喜歡的作家互動。艾倫知道他擊中了一個用戶需求點:一個講故事的社區就這樣誕生了。

Wattpad於2006年推出,目前有8000多萬讀者,每個月有400萬作者活躍在線上。這是一個由來自亞洲、美國和加拿大的國際投資者投資超過1.17億美元(8800萬英鎊)的全球性平台。

Wattpad的收入來自軟文、付費閲讀、品牌和贊助內容,信息技術和服務網站Crunchbase估計,該公司的年收入現在超過2400萬美元。

從一開始艾倫和現年42歲的伊萬就志向遠大,但Wattpad的成功故事非一蹴而就。

1980年代末,19歲的艾倫從出生地香港移居加拿大。他學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後進入微軟工作。但他認為這項工作不適合有創業激情的年輕大學畢業生。

他離開微軟後加入一家加拿大軟件初創公司。他見證了公司「坐火箭飛船」般的發展速度:大約三年時間該公司從約100名員工發展到700多名,後被一家美國公司收購。對艾倫來說,他學到了獲得成功的指導性經驗。

伊萬·袁也是工程師,他最初是艾倫第一家初創公司的員工。公司位於多倫多,是一家手機遊戲公司。伊萬後來移居溫哥華,但兩人保持聯繫。某一天伊萬給艾倫發了一條消息想向他展示自己正在完善的項目:一個可以讓用戶共享原創文學的網站。

既喜歡閲讀又喜歡電子產品的艾倫,已經在開發類似的產品:讓人們可以在當時流行的摩托羅拉Razr手機上閲讀。

艾倫說:「我們很快就決定『一起做』。」他們將其取名為Wattpad (電子書)。Watt「瓦特」表示電,再加上「pad」 (平台),人們可以分享想法的平台。

那是2006年年底,那一年Google以16.5億美元收購視頻網站YouTube。艾倫回憶說:「如果YouTube一年內可以從零吸引4000萬用戶,也許我們可以有幾百萬。但最後只有1000左右,顯然我們的想法不奏效。」

為了吸引讀者,他們提供了很多包括《傲慢與偏見》等經典的公共領域書籍。但事與願違,他們2007年的谷歌廣告收入只有兩美元。總之,早期結果「令人沮喪」。

但2008年蘋果發佈iPhone和蘋果商店,給Wattpad帶來了閃閃星光:幾乎在一夜之間,手機文本從可讀性變成對用戶友好。

艾倫說:「如果我有個水晶球,我希望可以晚一年創辦公司。但好消息是,早點總比晚點好。」

Wattpad推出兩年後才有第一個用戶在上面發佈原創作品:一部名為Blind Truths的維多利亞時代吸血鬼小說。最初的18個月公司克服了艾倫眼裏的「雞生蛋蛋生雞」的問題:「沒有內容,我們就沒有讀者。沒有讀者,就沒人會上傳內容。因此我們不得不讓雪球滾起來。雪球一但滾起來,速度就越來越快。」

平台和社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。創作者可以直接和粉絲互動並建立自己的受眾群體。該平台對從越南語到菲律賓語的多種語言支持,幫助和吸引了國際用戶。到2011年,該公司已有100萬註冊用戶,並且用戶數量在持續增長。此後幾年,Wattpad的一些作者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。

美國人安娜·陶德(Anna Todd)的小說《之後》(After)成為一種文學現象,她用手機寫作,並逐章發表。

該作品已被6億多Wattpad用戶閲讀,而隨後的系列迄今已被閲讀15億次,並首次與出版商達成協議。改編的電影於2019年4月發行,並於11月獲得「人民選擇獎」(People’s Choice Award)。

與此同時,17歲的英國作家瑞可(Beth Reekles)的愛情喜劇小說《親吻亭》(The Kissing Booth)取得巨大成功。後來由企鵝出版社出版。也被改編成網飛(Netflix)電影。

據流媒體巨頭Netflix稱,該電影是2018年「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」。

Wattpad現在業務擴展到更廣闊的娛樂領域,與北美、歐洲、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公司合作,將該平台最受歡迎的作品帶到電視和電影屏幕上。Wattpad還成立自己的印刷出版公司。

艾倫說:「一但有百萬用戶就會有百種賺錢的方式,一但擁有一億用戶,就會有一萬種賺錢的方式。」
為了發現新趨勢和在十億上載內容中發掘暢銷書和爆款,Wattpad使用受眾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將信息分解成句子結構那樣的細粒度。

該公司估計,像陶德和瑞可一樣的成千上萬的作家已在平台上賺到錢。Wattpad為作家提供了多種套現方式,比如最近推出的程序讓讀者可以直接付費閲讀指定作家的作品。

此外,頂級作家還有機會與品牌合作。可口可樂和H&M等公司對Wattpad上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用戶感興趣。作家有可能成為該平台的下一個陶德。

出版業顧問香利(Lorraine Shanley)說:「出版商對Wattpad著迷,並對他們所取得的(成績)印象深刻」。

「Wattpad為作家提供各種通過作品套現的方式,因此看起來他們並未利用粉絲,他們在吸引和推銷粉絲。這是一根繃緊的鋼絲,他們做得很好。」

艾倫說,看著Wattpad的作者取得成功「非常激動」。他說:「我們證明了我們不必以傳統方式做事,也不需要審查者。」

「我們可以民主化整個過程,我們還可以還很多權力給粉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