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解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的崛起

讀了許維賢的《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-土腔風格,華夷風與作者論》,台灣聯經出版。

許維賢​是在新馬華作家和學者,他創作時的筆名是翁弦尉,出版過詩集《不明生物》,小說集《遊走與沉溺》,散文集《第二張臉》,(皆為新加坡八方出版)。在《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》之前,他的另一本重量級學術著作是《從豔史到性史: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》(台灣遠流出版),許維賢的那三本個人創作我都讀過,《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》是我第一次讀他的論述。
這本書看書名似乎是以討論電影為主,但我覺得本質上,其實還是在討論文學問題。

重點是「土腔風格」和「華夷風」,所以要上接方修的現實主義,下接史書美的華語語系,豐富馬華文學的左派論述,有很多內容是對黃錦樹右派論述的回應。因為是用電影而不是用小說作為文本,所以需要「作者論」,即將電影的導演視同文學作者來進行討論。
使用電影作為文本,文本的不同也會導致觀察結果的出入。

和文學作者相比,一般而言,馬華電影工作者有更多和異族互動的經驗,電影作為藝術表現方式,也較純文學小說更接近巿場和大眾(創作成本也高),需要考慮更多政治和巿場的現實。馬華文學作者多對中文的純粹性有一種執著和堅持,很少讀到語言表現混雜的小說,相比起來,馬華電影工作者更樂於擁抱土腔風格。

蔡明亮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蔡明亮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這本書裡討論的導演和電影多廣為人知,包括蔡明亮,雅斯敏(Yasmin Ahmad),《初戀紅豆冰》,陳翠梅和劉城達的大荒電影,和黃明志等,所以這本書的閱讀門檻,應是較一般馬華文學論述來得低的。

本書一開始也提到華語的定義,一開始其實是包括方言的(所謂多元華語),後來才限定在所謂的普通話(中國)/國語(台灣)(一元華語)。

有意思的是書裡提到的一些人物,其實最後並沒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

如曾出演陳翠梅短片的蔡添強,被他譽為他最喜歡的一個政治人物,「因為他是一個非常不適合作政治人物的一個人」,「覺得他是為了一些理想去做政治」,現在已經成為馬來民族主義教父馬哈迪的忠實支持者了。

基本上我給這本書很高的評價,讀完黃錦樹在右的論述再讀這本,基本上就可以對馬華文學有非常立體的掌握,也大概清楚知道馬來西亞華人在歷史,國家,和族群關係之間的位置。

我覺得馬來西亞華人和喜歡文學/電影者應該人手一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