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性與感性並重 糅合法律與文學的文字威力

法律與文學竟然也有關係?「兩者都關乎人。文學探索人類對於符號運用和情感表達,法律探索如何令人類社會運作得更美好。」正在攻讀法律博士的王曼懿(Vanessa Wong)正擔任首屆香港文評大賞2019的項目經理:「雖然這麼近那麼遠的法律跟溫婉有力量的文學看似風馬牛不相及,但其實兩者同樣承擔、安撫人的無奈與失望。」
修讀比較文學碩士的她,為什麼繼而攻讀法律博士?原來動機非常單純:「文學讓我了解到,這個世界有太多不同的面向。這些不同的面向當中,有很多美好,亦有很多不美好。人的價值應為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,改善這個社會不公平不正義的事。人生好像曇花一現,耀眼的都是水月鏡花。」

我們每天都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可能。
在文化界以及商界工作了一段時間,她想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,去保持社會上現有的美好,以及把社會上的不美好變成美好。「莎士比亞的《馬克白》中『人生不過是行走的影子。』營營役役,街上聽到的都是工作中難以分的黑白。你永遠並不會知道哪句話會何時讓人怦然心動及影響其未來和想法。」

每個人的聲音都是有意義。社會需要聲音。不只牽涉政治,一篇文章又好、一樣事物亦好,都需要不同角度。
尖銳的一問,說到底,王曼懿認為文學與法律在現實如何連結起來?她說,法國大文豪雨果(Victor Hugo)的《孤星淚》(又譯悲慘世界),這部作品非常反映事實,亦反映到我們所想像的文學世界。其實在現實並不會不發生,這又可以再聯繫到香港的現況:在患難中仍有盼望。

「思考的過程中,文學當中的批判思考其實能幫助到我修讀法律。」她指出比較文學著重的是一個文本與另一個文本之間關係,「在了解兩者與社會的關係過程當中,你會經過思考,文本於那個時代,和我們現處的時代有什麼不同。正如你從法國哲學家德希達(Jacques Derrida)《贈與死亡》的眼睛來解讀《聖經》『亞伯拉罕獻以撒』的文字。」

所以這種思考、比較的過程,聯繫到法律本身:法律有很多原則、觀點,讀案例時,人稱都是某甲、某乙、某丙,很多時大家都以為法律是去人格化。「人好像變得不重要。絕對不是──應用在不同個案上,每一個個案都有其承認事實和具爭議的事實,以及當中所牽涉到的人和事,都是獨特。」王曼懿說這跟評論一樣,「我們需要回看文學家當時的作品處於那個時代。在這個年代再回看,又有什麼不同的觀感。」

文字不只流於言語,是在所說的人和聽的人身上的意義。
那麼,她修讀法律時有什麼最大的改變?文學出乎感性,但處理官司上面需要理性判斷。王曼懿修讀法律的過程,改變了她一些思維,她需要抽離,「如在律師的位置可以如何保護當事人,我師父教我,大律師要無畏無懼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和利益。打官司,你未必只會帶一個爭拗點上庭,一個議題可能會有幾個論點。」這是因為,那幾個論點孰好孰壞,不是由提出論點的人決定,「法庭上由法官去決定。可能你覺得最弱的論點,法官會認為是最強的(論點)。」她說,這跟文學評論如出一轍。透過評論、提出論述,知道不同的人會就同一個文本(或一個議題)有什麼不同角度觀察。「正如陳國球教授說要鼓勵多元論述,將多種論述並置並觀,集結文化的力量。」

問到這位法律博士生,文字或文學賦予她的意義。她特別提到一位敬重仰慕的詩人──羈魂。羈魂原名胡國賢,是活躍於六、七十年代的詩人,他與也斯共同辦文社、詩社,而羈魂的作品陪伴王曼懿在文學成長的過程中,佔了很重的位置。

她特別舉了一首羈魂的詩作〈我們什麼也不是〉,她提到這首詩雖然寫於六、七十年代,但是現代感好重。「胡詩人將很多複雜的情感,用新的方式去表達;同時,好多人都覺得詩不貼地,即是與現實距離好遠,看不明。」但羈魂的詩作能夠反映現實,反映那個時代發生的事,但現在看又不一樣。

王曼懿亦特別提出三本書無論修讀文學還是法律的同學都需要閱讀: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(Fyodor Dostoyevsky)的《罪與罰》、卡夫卡(Franz Kafka)的《審判》及哈波.李(Harper Lee)獲得普立茲獎殊榮的《梅岡城故事》。三者共通之處均在探討人的罪與善、道德和法律。

不讓文字無書可放,不讓理據無處可論。
在修讀比較文學時師承區仲桃博士,當她處於任何一個文科畢業生都有的煩惱:「讀文科畢業後可以做什麼?」區博士鼓勵她多嘗試。她就於香港國際文學節負責邀請世界各地作家來演講分享,與不同公司、領事館溝通,希望將文學帶到本地更多的學校,讓更多在地區成長的學生感受文學和文字的力量。當中與其後再師承比較文學系的余麗文博士時,她亦領略到文字可以有很闊的維度,文字可以感性的同時,也可以很理性,「文學評論為理性感性之爭,其實可以相輔相承,用理性角度分析。」
也許人在文學和法律中也會看到無奈與期待,質疑何謂公平公正。
她說,「文學如法律一樣,也需要公平公正。我們不應忽視所謂『文學評霸』的問題,為免讓文學評論界失去大量有潛質的評論人,希望給予所有人平等的機會去表達意見。」最初寫《亂世破讀》的評論,機緣巧合下吳美筠博士閱讀過後,或許認為她理性與感性並重,後來聯絡了解下,知道她正攻讀法律博士學位,這樣的優勢下讓她更明白如何擔任公平公正的評審;基於欣賞吳美筠博士對文學的熱情,她亦受到感染,故此願意為香港文學評論出一分力。以文字的力量承擔推進社會利益的義務。正如她存謙卑的心攻讀法律:當律師的意義,就是協助法庭和法官進行公平公正的聆訊。
我們都有無法言喻的痛,但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安撫人在絕望的處境。我希望你能相信你那偶爾的一句、觸動人心的一句,這就是文字的維度。
在修畢比較文學碩士後再重新踏上法律專業中的大路,王曼懿面對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大。如果你看到她在你面前,她那堅毅不屈的精神可能會感動你。問到她除了感謝每一位在她身邊出現過的人以外,她特別想感謝一位已經失去聯絡一段時間的很要好的朋友:「我好想多謝胡諾民先生。胡先生作為一位律師,在繁忙的日程裏面,縱然如此,仍然不忘用有力量的文字和言語令我繼續前行。感恩有他陪著我走,他的出現非常珍貴。」

有時候,生命就是如此奇妙,緣分會將很多看似不關連的事物連結起來。法律與文學是一例,你讀到這篇文章,也是一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