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衛生與身體衛生同等重要!?為何有這麼多成功人士,定期心理諮商或冥想?

前田是我的一個日裔美籍同事。他今年僅 24 歲,是個單純穩定的人,和大學時期的女友早已結婚,過著沒有太多煩惱的日子。

某天中午吃飯時他突然說:「因為妳的關係,我開始看心理諮商。我覺得很好,有很大的幫助。」

我自己從 2011 年開始,斷斷續續接受心理諮商,2017 年開始固定去。即使我自己三不五時就推薦別人去諮商,聽到他這樣說還是頓時有點驚訝。「所以⋯⋯你怎麼了嗎?」我小心翼翼地問。

「沒有呀!我常聽妳說妳去諮商的事,就想去看看。我的諮商師在幫我釐清我的價值體系,讓我能更好地排序人生中的各種事。」他說。

重視身體衛生,也別忽略心理衛生 (Mental Hygiene)

在許多文化中,看心理醫生總是不免有些污名化的標籤。早期人們甚至認為,精神健康問題的原因是「著魔」或者被「惡靈附體」,近期雖然社會對此議題有更開放的認識,不少人仍然認為只有性格孱弱的人,需要看心理醫生。

我相信的說法則是:心理跟身體一樣,如果你定期運動維持身體健康,如果你每天洗澡保持身體衛生,那你也需要定期維護心理的健康與衛生。

根據認知行為治療 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,簡稱 CBT ) 理論:想法(Thoughts)、情緒(Feelings)及行為(Behaviors)是互相關聯的。其中「想法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──人對事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,主要受個人觀點所影響。良好的心理衛生能幫助我們有更健康的思維模式,進而改善情緒與行為。

認知行為治療三角形。圖/EMBODIMENT counselling
然而,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高昂的諮商費用;要找到合適的諮商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因此除了諮商之外,冥想(Meditation)是另一個促進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,而且通常更容易取得且更便宜。

近年來,有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思想領袖、或是不同產業的成功人士,強調冥想的重要性。眾所周知的名人包括已故的賈伯斯,比爾.蓋茲,職棒好手鈴木一朗、眾多好萊塢明星⋯⋯等等。

我過去常聽 Sam Harris(美國神經科學家、哲學家、作家、宗教評論家)的 podcast,不久前開始發現,他越來越常觸及這個議題。 Yuval Noah Harari 在他所著的《 21 世紀的 21 堂課》一書中,在探討種種人類社會的問題之後,最後一章提出的解決方式,也是透過冥想加強「覺察力」(Awareness),了解自己的心智如何運作,看清「我們是如何造成自身痛苦」的。

冥想真的有這麼神奇的效用嗎?它對人到底有什麼幫助?

我不是冥想的專家,對這個廣博精深的領域僅有非常粗淺的認識,但可以稍微就有限的經驗,分享一下我的體驗與看法:

人的大腦,經常不斷地在思考「過去」或「未來」,而不是活在當下。這可能是來自生存需求(需要不斷思考下一步,或從過去學習,才能提升生存的機率);但這些思緒,也往往帶給我們許多煩惱與焦慮。

這些情緒沒有不好──根據許多研究,情緒的作用其實像是一個指南針,告訴我們該調整行動了;然而,我們已經不活在需要時時擔憂生死存亡的原始生活了。過多的這類思緒,會讓我們活在「對過去的懊悔」或「對未來的擔憂」裡,進而影響心理衛生。

那為什麼不控制自己的思緒就好了?對少數人來說或許容易,但對多數人來說,思緒沒那麼好控制。最典型的例子是,現在告訴自己:「不要去想一頭白色大象!」猜猜會發生什麼事?白色大象立即浮現在腦海中。

而冥想的作用之一,是幫助我們對待思緒像熙來往攘的車流,而我們坐在路邊喝著飲料,平靜輕鬆地看著眾多車從面前經過,不被牽動著走。

我的諮商師分享了另一個個人覺得很有幫助的譬喻:想像你站在機場的行李輸送帶前,大大小小不同顏色、不同材質的行李箱一個個從輸送管中掉出來、上了輸送帶。接著,注意現在有哪些念頭出現在你腦中。想像他們是上了輸送帶的行李,觀察它們的形狀顏色。輸送帶繞了一圈後,盡頭有兩個桶子,一個寫著保留,一個丟棄。你可以決定要把行李送到哪個桶子裡。

每當我發現自己開始被一些念頭困擾到無法專心時,便會用類似的視覺化方法來試圖以旁觀的角度看待那些思緒,並專注在當下的感受。

圖/Shutterstock
為什麼要專注在當下的感受?

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,提出了「體驗自我」(Experience self) 與「敘事自我」(Narrative self)的概念:

簡單來說,每個人都有這兩種自我,「體驗自我」活在當下,「敘事自我」則根據對體驗的記憶,來講述故事。

「體驗自我」沒有記憶與闡述故事的能力,我們對事物的認知,主要來自「敘事自我」。問題是,「敘事自我」沒有辦法記得每分每秒的體驗,它主要根據體驗中的結尾與轉折來概括這個故事,我們因而相信「這便是整個故事的全貌」。看醫生時,醫生拿著儀器問你「按這裡會不會痛」,這是「體驗自我」當下的感受。 醫生問你「感冒還好嗎?」這是「敘事自我」根據對感受的記憶總結後的回答。

僅依靠「敘事自我」來詮釋際遇,是偏頗且不夠全面的。例如,工作後你可能會懷念起大學時光,覺得當時「過得很充實、交了很多朋友、生活無憂無慮」等。但你可能忘記了某些考試失意不開心的時刻、找不到工作的焦慮等。假設有一台機器,能準確紀錄你每分每秒的感受,總結來看,搞不好大學時代低潮比開心的時候更多。我們需要同時注意體驗自我的感受,才能更客觀地看待我們遭遇到的各種事。

為什麼諮商和冥想後,好像還是沒什麼效?

我自己常有這樣的經驗──諮商或冥想的當下,感覺都很好,但效果只能維持一陣子,很快又回到被各種負面思緒牽著走的狀態。其實這又回到身體衛生的比喻:我們每天都得刷牙,因為刷完了又會髒;心理衛生也一樣,現實生活中充滿各種擾亂心神的事,可能是惱人的工作差事、可能是那封遲遲沒獲得回覆的簡訊。我們需要定期清潔心理,透過刻意且重複地練習,才能逐漸讓自己不受生活中的紛擾控制。

所以,我可以怎麼做?

每個人的情況不同,可以試試怎樣的諮商或冥想對你比較有幫助。我本身非常坐不住,所以都只做 5 到 10 分鐘、有引導的冥想。

目前,有人選擇知名且評價高的引導式冥想如 Headspace 等,有些人則喜歡包含不同冥想派別的 Insight Timer。如果需要解決特定問題,例如做出職業選擇,在各種思考分析諮詢他人意見之後,若還沒有個明確答案,我也會去 YouTube 尋找「做選擇相關」的冥想引導,幫助自己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。在這樣一陣子之後,我開始嘗試時間更長的冥想,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,以及是否覺得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