鍾肇政傳記《攀 一座山》 看文學家一生也看台灣文學發展脈絡

95歲的國寶級台灣文學家鍾肇政,被尊稱為「台灣文學之母」,新書《攀 一座山─以生命書寫歷史長河的鍾肇政》,是鍾肇政之子鍾延威為父親完成的傳記,客觀呈現鍾肇政的各種面向,同時也可一探台灣文學的發展脈絡。

《攀 一座山》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出版,作者鍾延威與鍾肇政的摯友、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張良澤,今天下午在台南市政大書城舉行簽書座談會,張良澤表示,鍾肇政是戰後第一個提倡台灣文學的人,曾提拔許多年輕一輩的作家,也曾挖掘許多前輩作家,《攀 一座山》客觀描述鍾肇生一生的故事,讀者也可以透過鍾肇政的一生,看台灣的歷史,以及台灣文學的發展。

張良澤表示,鍾延威照顧父母多年,長期聽鍾肇政述說過去的故事,《攀 一座山》雖是兒子撰寫父親,內容客觀呈現,且並非流水帳,小說的筆法也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到有趣味。

鍾延威的第1本書就是為父親寫傳記,他說難度真的很高,因為是傳記,所以必須絕對客觀,但從兒子的角度寫自己的父親,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很不容易,有時離得太遠,有時又太近,而且鍾肇政實在太有名,坊間已有許多相關的研究,要寫出未曾寫過的內容就是一大挑戰。

鍾延威說,在側寫父親的一生時,難免也要面對自己的過去,重新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,也是一段自我洗滌的過程。

至於為何以《攀 一座山》為書名?鍾延威表示,父親在文壇上的成就像一座山,一生撰寫近2千萬字,提攜的後進與挖掘的前輩有許多,而每個人看山的面向都不同,他希望像觀察一座山一樣,呈現出鍾肇政不同的面向,如身為爸爸或兒子也會有軟弱的一面,及在文學路上堅持熱情的一面等。